圖片參考:http://www.sciam.com.tw/forum/images/sub_title_03.gif
中、西醫界大戰天花人痘西傳與牛痘東傳,反映出人類對抗疾病時經歷的共同努力。 撰文╱黃一農,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清蔚園網站負責人舊曆年初一閒逛至台北的光華商場,雖然時值年節,但仍有一些販賣古舊文物的小攤子開張討生活。我對其中的線裝書特別感興趣,這些書籍往往都趨近破爛的程度,平常是少人問津的。老闆們看我似識貨,都搬了矮凳讓我坐著慢慢細挑。不知不覺之間,我就買了一大袋,其中一書中,竟然還夾有四張清代進士潘齡皋俊秀的七律條幅!但最令我興奮的還是一本敘及牛痘傳入中國之事的抄本——《引痘略》。回家之後,我透過網路查詢,才得知台灣無一圖書館藏有此書的舊刻本或抄本。於是我趕緊花了四、五個小時,將這本狀況頗差的書小心拆開後,再重新整理黏貼在買來的空白線裝書上。大工告成時已近夜半,起身泡上一杯上好的碧螺春,小心翼翼地捧讀這本重獲新生的百餘年古書,內心頓時充塞著滿足感與成就感。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天花絕跡,但它曾經是地球上最可怕的傳染病之一。我國最早有關天花(又稱痘疹)的記載,始於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當時稱之為「虜瘡」,相傳是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馬援征交趾(今越南一帶)時傳入中國的。至遲在明代隆慶年間(1567~72),中醫以施種人痘來對抗天花的作法已經非常盛行,當時的方法是將痘漿貫入鼻腔以產生免疫抗體,然後再用鼻苗發出的痘痂研粉吹鼻,這樣的效果雖然不錯,但是如果選用的痘漿毒性太強,就反而會導致接種者罹病。滿人入主中原之際,對天花往往聞之色變。崇德四年(1639),清軍名將岳託及馬瞻即在出征時得痘遽逝,故戰爭過程如遇天花盛行就常撤兵。順治皇帝雖亦經常奔走避痘,但最後仍然不能倖免,24歲就英年早逝。承繼皇位的康熙之所以能從眾兄弟中脫穎而出,傳說也與他已經出痘有密切關係。康熙皇帝在位時曾大力推行種人痘之法,而俄國也於1689年派人來中國學習此術。此後,人痘更遠傳至土耳其及歐美各國。法國哲學家伏爾泰在他的書中即大力稱揚中國人的種痘之法,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也因其子死於天花,而在美國大聲疾呼應推行人痘。但人痘的接種並不絕對安全,且不易普遍,乾隆二十八年(1763),北京城內數月之間死於痘禍的兒童就達到1萬7000人,其中包括了曹雪芹的愛子。1796年,英人金納發明牛痘,逐漸取代了中國的人痘。嘉慶十年(1805),英國東印度公司所屬的醫生皮爾遜,首度使用從馬尼拉經海路帶到澳門的活人疫苗,為當地的小孩種牛痘。《引痘略》的作者邱熹就是皮爾遜當時所聘的中國助手之一,該書初刊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影響深遠。邱熹不僅在書中詳細介紹施種牛痘的醫術,還試圖與傳統中醫理論相結合。經過此一中西合璧的詮釋,大大增加了一般民眾對牛痘的信賴。人痘的西傳與牛痘的東傳具體反映出人類社會在對抗疾病時所經歷的共同努力。【本文轉載自2002年4月號】